為害狀若蟲和雌成蟲在枝條和葉背中脈處,刺吸汁液危害,泄蜜露常誘致煤污病,影響光合作用,使樹勢衰退,引起大量落葉,嚴重時可致枝條乃至全樹枯死。
生活史及習性1年發(fā)生1代,以受精后的雌成蟲在枝條上越冬。翌年3~4月開始取食,4~5月陸續(xù)產(chǎn)卵。每雌產(chǎn)卵量約為300~3100粒,產(chǎn)卵期較長,長達15~30天。初孵若蟲多寄生在葉子上。很少寄生于葉柄、嫩枝、樹干上。在葉子上固定數(shù)小時后開始分泌蠟質(zhì),至半個月左右形成星芒狀蠟被,約40天左右雌雄若蟲被開始分化,雄性呈星芒狀,雌性呈龜甲狀。7月中下旬雌雄若蟲外形開始分化。8~9月為蛹期,8月下旬~10月上旬羽化為成蟲,同時期雌成蟲移至枝條上固定危害。在植株中,蟲體主要分布在樹冠外圍,尤以樹冠下部、徒長枝、內(nèi)膛枝上多,而樹冠內(nèi)層較少。
防治措施:
①做好苗木檢疫。異地購苗時,一定要嚴格執(zhí)行植物檢疫手續(xù),防止害蟲人為傳播。
②人工防治。在幼蟲期或蠟蚧數(shù)量較少時剪除蟲枝或刷除蟲體。合理修剪,使其通風透光,改變介類生存環(huán)境,削弱其繁殖力,減少危害。
③藥劑防治。剛落葉或發(fā)芽前噴含油量10%的柴油乳劑;蟲口密度不高時,可用軟刷蘸少量敵敵畏加水(1:50至100倍液)抹殺。若蟲盛發(fā)期,可用25%亞胺硫磷乳劑800倍液、50%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、20%殺滅菊酯乳油4000倍液、2.5%嗅氰菊酯乳油2000~2500倍液、50%殺螟松乳劑或80%敵敵畏乳油800~1000倍液等噴霧防治。每隔10天左右噴藥1次,連噴3次。
④保護寄生蜂等天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