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加強營林技術的措施
逐步改善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,提高森林自控能力可以概括為五個字,即“封、育、補、改、造”。“封”就是有計劃的封山,增加林下植被,減少人為破壞。主要在無災區(qū)和偶災區(qū)使用。“育”,是對密度過大的林分進行合理的修枝,促進林分生長。“補”,是在疏林地、林間天窗、空隙地、林椽等補植闊葉樹或蜜源植物。“改”,是將大面積的油松純林逐步改為混交林。“造”,是大力營造混交林,在新造林地采用多樹種混交。我局柳口、晉廟鋪兩個林場,到目前為止,還沒有油松毛蟲害發(fā)生,這對我們是一個很好的啟示。
2.合理使用化學農藥
化學防治措施簡便易行,殺蟲速度快。在使用時必須揚長避短,我們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注意的幾點是:
2.1嚴格規(guī)定使用范圍,只準許在高蟲口林分內大發(fā)生的初期局部使用,這樣既能及時防止它蔓延,又不致使生態(tài)系統產生較大的影響。從我們的防治試驗結果來看,似乎是化學防治面積越大,防治效果越差,越小反而越好。
2.2選擇的使用化學藥劑。這要注意兩個方面,首先是選擇對油松毛蟲殺傷力大而對其它昆蟲殺傷力小的品種;其次是在同一林地輪換交替使用效果好的農藥。
2.3正確選擇適當的劑量。根據藥性一般使用常規(guī)劑量和超劑量。常規(guī)劑量主要用在常災區(qū)內的高蟲口局部,而超劑量只能在更小范圍的蟲源地使用。
2.4選擇適當的施藥方式。一般采用超低容量噴霧,工效高,殺蟲效果好。
2.5掌握好施藥時機。首先應在油松毛蟲初齡幼蟲期防治;其次要注意天氣等情況。
3.保護和充分利用各種天敵
目前我區(qū)已發(fā)現數十種各類天敵,鳥類以大山雀和灰喜鵲為優(yōu)勢益鳥,捕食性天敵還有蟑螂、蝽、胡蜂、螞蟻等。在封山育林區(qū)油松毛蟲卵的寄生率比未封山的高出30.2%。我們再放養(yǎng)寄生性蜂或招引鳥類天敵時,寧可采用代價大的人工捕捉措施,也絕對禁止使用化學防治措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