銀中楊葉形美觀、樹干挺拔、樹皮銀白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。銀中楊耐干旱、抗鹽堿、適應性強、較抗病蟲害、速生、雄性、不污染環(huán)境,是城市綠化的優(yōu)良品種。
銀中楊硬枝扦插難生根,成活率低,給大量繁育苗木帶來很大的困難。但銀中楊突出的特點是根的萌發(fā)性特強。樹苗起挖后,留在地下的根只要是直徑在2mm以上的幾乎全部能萌發(fā)出新的植株。而且挖走一株銀中楊,可萌發(fā)出3~5株銀中楊的新個體,如管理得當,當年能生長1.2~2m高?,F將銀中楊的根繁技術介紹如下:
1 營造母樹林
1.1 用扦插法營造母樹林
選擇排水良好、疏松、肥沃的沙質壤土做母樹林地。用硬枝扦插的方法培育母樹林。
1.1.1 整地起壟:整地前畝撒優(yōu)質農家肥5000kg,然后開溝深25~30cm。開好后在溝內深施氮、磷、鉀復合肥做底肥畝用量30kg。施肥后合壟,壟距70cm。合壟后壓一遍滾子以便扦插。
1.1.2 扦插:扦插前將插穗基部(3cm)在100×10E-6濃度ABT生根粉溶液中浸泡10~12h,這樣可大大提高銀中楊的扦插成活率。插穗長14cm,扦插株距為10cm,畝扦插1萬株,插后用腳踩實,然后灌1遍透水。以后也要及時灌水,使土壤保持濕潤,銀中楊低溫更難生根,為提高地溫可適當晚扦插,大慶地區(qū)在4月末扦插為好。銀中楊硬枝扦插成活率低,一般成活率在50%左右。畝保苗在4000株左右即可。
1.1.3 扦插成活后的管理:對扦插成活后的銀中楊,要及時進行鏟鏜,抹芽定干,加強肥水管理。株高30cm時結合灌水,追施1遍尿素,畝用量15kg左右,讓其快速生長,長出挺拔的主干及粗大的側根,為來年用根繁育銀中楊打好基礎。
1.2 用1年生條根營造母樹林
將1年生銀中楊條根第2年春季起出后按行株距70cm×33cm定植在母樹林地。畝定植3000株。定植前施足底肥,定植后澆透水,然后起壟。起壟時不要埋住條根,最好讓條根上端與土面相平,這樣既能保濕又不影響條根的萌發(fā)。成活要及時抹芽定干。每株留單干,以后其它管理方法同1.1.3。
2 母樹起挖及起挖后的管理
秋季落葉后或第2年春季用鍬將大苗起挖后,整地。然后畝撒施優(yōu)質農家肥5000kg,氮、磷、鉀復合肥30kg,隨后按原壟起壟(壟不要起得太高,以免覆土太深影響萌發(fā))將留在地下的銀中楊根埋入土中以防干旱影響出芽。起壟后如土壤干旱可灌1次水。
3 母樹根萌發(fā)后的管理
3.1 抹芽定干
銀中楊的根在5月下旬便陸續(xù)萌發(fā)出土。上年銀中楊起挖后留下的根一般都能萌發(fā)出3~5株銀中楊。當銀中楊的根全部萌發(fā)后。每條根留單芽,其余的芽全部抹掉。在抹芽定干時,要抹去強芽、弱芽、留中庸芽,使以后各植株生長整齊,以免出現大小苗的現象。后期對主干上出生的側枝,也應及時摘除,以促進主干向高生長。
3.2 及時鏟鏜
當銀中楊的根全部萌發(fā)后如有雜草可及時鏟除,禾本科雜草可用拿捕凈滅草,在鏟草時注意不要將銀中楊的芽碰掉(因剛萌發(fā)的銀中楊幼芽很脆)。當苗高20cm和50cm時再分別鏟鏜1遍。
3.3 肥水管理
天旱時及時灌水,苗高30cm時結合灌水追施1遍尿素,畝施尿素10kg。7月下旬至8月上旬結合灌水或在雨天再追施一遍尿素,畝用量8kg。立秋后停止追肥并適當控水,以防后期徒長影響根系的發(fā)育及木質化降低抗寒能力。如管理好,由根萌發(fā)出的銀中楊當年可生長1.5~2m高,畝產銀中楊苗在萬株以上。
第2年和以后母樹林起苗后的管理與第1年起苗后的管理方法相同。以后只要肥水、病防管理得當,可長期用母樹林的根繁育銀中楊苗木,而且越繁越茂。
建立銀中楊母樹林,用根繁育銀中楊是一項一勞永逸的育苗新技術應大力推廣。
4 應用母樹林根繁銀中楊注意的事項
4.1 加強病防
由于母樹林多年連作,病蟲害會加重,因此要加強對母樹林的病蟲害防治,力爭不讓母樹林發(fā)生病蟲害,一旦發(fā)生病蟲害要治早、治徹底、不留傳染源(常見病蟲害的防治與普通楊病蟲害的防治方法相同)。落葉后,將落葉要年年清除干凈,運出母樹林外燒掉,然后再噴1次波美5度的石硫合劑,這樣可大大減少病蟲害在下年的發(fā)生。
4.2 起挖時盡量多留根
起挖大苗時,在保證樹苗質量的前提下,挖出的根要盡可能短些,而留在母樹林地的根盡量長些,這樣有利于下年多苗,出壯苗。
作者單位:大慶市讓胡路區(qū)農村局 大慶市讓胡路區(qū)喇嘛甸中心校
(記者 佚名)
銀中楊硬枝扦插難生根,成活率低,給大量繁育苗木帶來很大的困難。但銀中楊突出的特點是根的萌發(fā)性特強。樹苗起挖后,留在地下的根只要是直徑在2mm以上的幾乎全部能萌發(fā)出新的植株。而且挖走一株銀中楊,可萌發(fā)出3~5株銀中楊的新個體,如管理得當,當年能生長1.2~2m高?,F將銀中楊的根繁技術介紹如下:
1 營造母樹林
1.1 用扦插法營造母樹林
選擇排水良好、疏松、肥沃的沙質壤土做母樹林地。用硬枝扦插的方法培育母樹林。
1.1.1 整地起壟:整地前畝撒優(yōu)質農家肥5000kg,然后開溝深25~30cm。開好后在溝內深施氮、磷、鉀復合肥做底肥畝用量30kg。施肥后合壟,壟距70cm。合壟后壓一遍滾子以便扦插。
1.1.2 扦插:扦插前將插穗基部(3cm)在100×10E-6濃度ABT生根粉溶液中浸泡10~12h,這樣可大大提高銀中楊的扦插成活率。插穗長14cm,扦插株距為10cm,畝扦插1萬株,插后用腳踩實,然后灌1遍透水。以后也要及時灌水,使土壤保持濕潤,銀中楊低溫更難生根,為提高地溫可適當晚扦插,大慶地區(qū)在4月末扦插為好。銀中楊硬枝扦插成活率低,一般成活率在50%左右。畝保苗在4000株左右即可。
1.1.3 扦插成活后的管理:對扦插成活后的銀中楊,要及時進行鏟鏜,抹芽定干,加強肥水管理。株高30cm時結合灌水,追施1遍尿素,畝用量15kg左右,讓其快速生長,長出挺拔的主干及粗大的側根,為來年用根繁育銀中楊打好基礎。
1.2 用1年生條根營造母樹林
將1年生銀中楊條根第2年春季起出后按行株距70cm×33cm定植在母樹林地。畝定植3000株。定植前施足底肥,定植后澆透水,然后起壟。起壟時不要埋住條根,最好讓條根上端與土面相平,這樣既能保濕又不影響條根的萌發(fā)。成活要及時抹芽定干。每株留單干,以后其它管理方法同1.1.3。
2 母樹起挖及起挖后的管理
秋季落葉后或第2年春季用鍬將大苗起挖后,整地。然后畝撒施優(yōu)質農家肥5000kg,氮、磷、鉀復合肥30kg,隨后按原壟起壟(壟不要起得太高,以免覆土太深影響萌發(fā))將留在地下的銀中楊根埋入土中以防干旱影響出芽。起壟后如土壤干旱可灌1次水。
3 母樹根萌發(fā)后的管理
3.1 抹芽定干
銀中楊的根在5月下旬便陸續(xù)萌發(fā)出土。上年銀中楊起挖后留下的根一般都能萌發(fā)出3~5株銀中楊。當銀中楊的根全部萌發(fā)后。每條根留單芽,其余的芽全部抹掉。在抹芽定干時,要抹去強芽、弱芽、留中庸芽,使以后各植株生長整齊,以免出現大小苗的現象。后期對主干上出生的側枝,也應及時摘除,以促進主干向高生長。
3.2 及時鏟鏜
當銀中楊的根全部萌發(fā)后如有雜草可及時鏟除,禾本科雜草可用拿捕凈滅草,在鏟草時注意不要將銀中楊的芽碰掉(因剛萌發(fā)的銀中楊幼芽很脆)。當苗高20cm和50cm時再分別鏟鏜1遍。
3.3 肥水管理
天旱時及時灌水,苗高30cm時結合灌水追施1遍尿素,畝施尿素10kg。7月下旬至8月上旬結合灌水或在雨天再追施一遍尿素,畝用量8kg。立秋后停止追肥并適當控水,以防后期徒長影響根系的發(fā)育及木質化降低抗寒能力。如管理好,由根萌發(fā)出的銀中楊當年可生長1.5~2m高,畝產銀中楊苗在萬株以上。
第2年和以后母樹林起苗后的管理與第1年起苗后的管理方法相同。以后只要肥水、病防管理得當,可長期用母樹林的根繁育銀中楊苗木,而且越繁越茂。
建立銀中楊母樹林,用根繁育銀中楊是一項一勞永逸的育苗新技術應大力推廣。
4 應用母樹林根繁銀中楊注意的事項
4.1 加強病防
由于母樹林多年連作,病蟲害會加重,因此要加強對母樹林的病蟲害防治,力爭不讓母樹林發(fā)生病蟲害,一旦發(fā)生病蟲害要治早、治徹底、不留傳染源(常見病蟲害的防治與普通楊病蟲害的防治方法相同)。落葉后,將落葉要年年清除干凈,運出母樹林外燒掉,然后再噴1次波美5度的石硫合劑,這樣可大大減少病蟲害在下年的發(fā)生。
4.2 起挖時盡量多留根
起挖大苗時,在保證樹苗質量的前提下,挖出的根要盡可能短些,而留在母樹林地的根盡量長些,這樣有利于下年多苗,出壯苗。
作者單位:大慶市讓胡路區(qū)農村局 大慶市讓胡路區(qū)喇嘛甸中心校
(記者 佚名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