皂角樹種子繁殖技術(shù):育苗時開1.3米寬的高畦,撒施一層腐熟堆肥作為基肥,按行距33厘米開深約6~10厘米的橫溝,把種子每隔4~6厘米播1粒,播后施人畜糞水,并蓋草木灰,最后蓋土與畦面齊平。要經(jīng)常澆水保持濕度,苗出齊后,要淺薅,并施人畜糞水,以后再中除,追肥2~3次。第二年再行1~2次中除追肥管理,到秋后即可移栽,移栽大田可按7米開穴,栽前把幼苗挖起,稍加修剪,每穴栽苗1株,蓋土壓實,最后再覆松土,使稍高于地面,澆水定根。
種子處理
皂角樹種皮較厚,發(fā)芽慢且不整齊,播種前,須進行催芽處理。paramjeel認(rèn)為皂角樹種子采用濃硫酸溶液處理15h發(fā)芽率會提高。美國密西西比等地對皂角樹種子進行20種方法處理,認(rèn)為用熱水浸泡或熱/冷水交替浸泡能處理較多數(shù)量種子,但種子發(fā)芽率低;對種子采用側(cè)面或端面刻痕和加熱針在種衣上劃一個孔(燒傷)能獲得最好效果。也有報道認(rèn)為,用波長632.8mm功率25mw激光處理皂角樹種子和穗條,能不同程度地提高種子發(fā)芽率與穗條生根率。另外,采用1:4-5堿水48h浸泡,再用清水泡24h,發(fā)芽率可達80%-92%。也可在秋末冬初,將凈選的種子放人水中,待其充分吸水后,撈出混合濕沙貯藏催芽,次春種子裂嘴后,進行播種。
育苗
育苗地應(yīng)選擇土壤肥沃,灌溉方便的地方,進行細致整地,每667平方米,施有機肥3000~5000kg,筑成平床或高床。采用條播,條距20~25cm,每米長播種溝播種10-15粒,播后覆土3-4cm厚,并經(jīng)常保持土壤濕潤。苗高10cm左右時,間苗、定苗,株距10-15cm,當(dāng)年苗高可達50~100cm。若培育2年生大苗,于秋末苗木落葉后,按0.5m×0.5m的行株距進行換床移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