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癥狀
根腐病是南方栽植蘭花苗期嚴重的病害,輕者爛根,影響植株生長勢和開花;重者全株死亡。植株肉質根初期出現(xiàn)水漬狀斑,后漸腐爛變黑,葉片干枯。有時在莖基土表長出黃褐色大小不一的菌核。
2.病原
墨蘭根腐病原菌為pellicularia filamentosa rogers,無性世代為rhizoctonia solani:菌絲粗狀,分枝處縊縮,近直角,不產(chǎn)生孢子。
3.發(fā)生規(guī)律
主要以菌絲體繁殖傳染,老菌絲可交織形成粒狀菌核在土壤中越冬,病菌發(fā)育溫度為20~24℃。溫度較高、通風不良、盆內(nèi)積水的蘭花容易遭受病菌侵染危害。
4.防治技術
繁殖器官藥劑處理:分株繁殖時,用清水將肉質根洗凈,剪除斷根和病根,用50%多菌靈500~600倍液,或高錳酸鉀1000倍液浸泡,然后剪口涂以木炭粉,可防止病菌感染。
圃地土壤藥物處理:育苗前選擇地無病土或經(jīng)消毒的土壤作盆土,預防病原侵染。發(fā)病后可用上述分株方法處理或換土,并淋灑銅銨合劑。銅銨合劑配方如下:硫酸銅2份,碳酸銨11份,充分混合后,放在密閉的容器內(nèi)24小時即成。使用時取藥粉1份,溶解在400份水中淋灑,7~10天1次,連續(xù)2~3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