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態(tài)習性和生長特性。
生態(tài)習性
強陽性樹種,不耐陰。喜溫暖、濕潤環(huán)境,稍耐寒,能耐短暫-17℃低溫。適生于深厚疏松的酸性或微酸性土壤, 苗期在堿性土種植時黃化嚴重,生長不良,長大后抗堿能力增加。耐澇,也能耐旱。生長迅速,抗風力強。萌芽力強。原產美國弗吉尼亞洲(Virginia南部至佛羅里達州)(Floriba)南部,再沿墨西哥灣至亞拉巴馬州(Alabama)及路易斯安那州(louisisiana)東南部,常于沿海平原地沼澤及低濕地海拔30m以下之處見到。中國自本世紀初引至南京、南通及雞公山等地,后又引至杭州、武漢、廬山、廣州等地,現(xiàn)已在許多城市尤其是長江南北水網(wǎng)地區(qū)作為重要造樹和園林樹種。
生長特性
落葉喬木,高達25米。主干挺直,樹冠尖塔形。樹干基部膨大,枝條向上形成狹窄的樹冠,尖塔形,形狀優(yōu)美;葉鉆形在枝上螺旋伸展;球果圓球形。常有屈膝狀吐吸根,在低濕地生長者“膝根”尤為顯著。樹皮褐色,縱裂,成長條片脫落;枝向上展,樹冠常較窄,呈尖塔形;當年生小枝綠色,細長,常略向下彎垂。葉多鉆形,略內曲,常在枝上螺旋狀伸展,下部多貼近小枝,基部下延?;ㄆ?月,雌雄同株,雄球花多數(shù),聚成圓錐花序,集生于下垂的枝梢上,雌球花單生枝頂。球果圓形或長圓狀球形,有短梗,種子不規(guī)則三角形,略扁,紅褐色,邊緣有銳脊,11月成熟,熟時黃褐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