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桐繁殖方法與海桐栽培管理技術:
海桐繁殖以播種為主,也可扦插。
播種繁殖, 在長江中下游地區(qū),10月份果實由青轉黃開裂時即可采種。種子采收后用草木灰或堿水浸泡,搓去粘膠,隨即播種??砷_溝點播,行距20-25cm,株距3~5cm,覆土1~1.5cm.播后覆蓋稻草保墑防凍,翌春可發(fā)芽。若春播,需將種子用草木灰水或堿水浸泡,搓去粘膠,用清水洗凈,放陰涼通風處貯藏,切不可在強光下曝曬,翌春播入苗床,約60~70天發(fā)芽。幼苗期喜陰,需搭棚遮蔭,注意間苗及其他管理,9月停止施肥,并拆除蔭棚。當年苗高可達15厘米,留床或分栽。如培養(yǎng)海桐球,應自小苗開始即整形。
扦插以4—5月扦插成活率最高,采頂端15cm長的充實枝條作插穗,基質以砂壤為宜。保留生長點部分的幾枚小葉插入苗床中。株行距以小葉互不相搭為準,約3cm×5cm,人土深6—8cm,蔽蔭養(yǎng)護40—50天發(fā)根,待立秋后形成大量根系時再進行移栽或上盆。大量繁殖不如播種簡易省工。
海桐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,其枝葉茂密,樹冠呈球形,枝條輪生,單葉互生,聚生枝端,近似倒卵狀或長橢圓形,葉面有光澤,新葉嫩黃,隨后轉深綠色?;ㄆ?月至6月,花白色,常十朵小花聚生于枝頂成傘狀,果實卵形,初為綠色,成熟時變黃。海桐可孤植、叢植于草坪邊緣或林緣,還是一種良好的抗污染樹種。
其繁殖方法主要有扦插和播種。
扦插:在梅雨季節(jié),選生長健壯的一年生枝條作插穗,長約10厘米至15厘米,插入河沙為基質的苗床內,深度為4厘米至5厘米,株行間距為6厘米×6厘米,插入澆透水,遮上塑料薄膜,以后每天上下午各噴一次水,經常保持苗床濕潤,經35天至40天生根,秋后可將成活的植株移于花盆或苗圃中,培育大苗,4年至5年即可出圃,勿需特殊管理。
播種:秋末,將新采收的種子拌少量的草木灰,晾干,按種子與河沙1:3的比例混合,放入5℃左右的室內沙藏,保持種子濕潤。早春用細篩將種子篩出,即可播種,種子均勻地點播在苗床內,間距約5厘米,覆土約10厘米,種子發(fā)芽后,及時澆以薄肥水,翌春即可定植。
海桐喜光照和溫暖的氣候,略耐陰,對土壤適應性強。北方一般為盆栽,在沿海地區(qū)背風處可地盆,盆栽的在寒露前要移入室內越冬。海桐分枝力較強,耐修剪,開春時需修剪整形,保持優(yōu)美的樹形,其主要蟲害有紅蜘蛛和介殼蟲,可分別噴灑20%的三氯殺螨醇和氧化樂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