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公司基本資料信息
|
供應(yīng)浙江雞爪槭、雞爪槭價格、金華雞爪槭小苗批發(fā),雞爪槭(拉丁文名:Acer palmatum Thunb.),又名:雞爪楓,落葉小喬木;樹冠傘形。樹皮平滑。樹皮深灰色。小枝紫或淡紫綠色,老枝淡灰紫色。葉近圓形,基部心形或近心形,掌狀,常7深裂,密生尖鋸齒。后葉開花;花紫色,雜性,雄花與兩性花同株;傘房花序。萼片卵狀披針形;花瓣橢圓形或倒卵形。幼果紫紅色,熟后褐黃色,果核球形,脈紋顯著,兩翅成鈍角?;ü?~9月。
產(chǎn)華東、華中至西南等省區(qū)。生于低海拔的林邊或疏林中。朝鮮和日本也有分布。各國早已引種栽培,其中有紅槭和羽毛槭常作園林樹種。
雞爪槭喜歡陽光,忌西射,西射會焦葉。較耐陰,在高大樹木庇蔭下長勢良好。對二氧化硫和煙塵抗性較強(qiáng)。其葉形美觀,入秋后轉(zhuǎn)為鮮紅色,色艷如花,燦爛如霞,為優(yōu)良的觀葉樹種。[1]
中文學(xué)名雞爪槭拉丁學(xué)名Acer palmatum Thunb別 稱雞爪楓,槭樹 等二名法Acer palmatum Thunb.界植物界門被子植物門綱雙子葉植物綱亞 綱原始花被亞綱目無患子目科槭樹科屬槭屬種雞爪槭分布區(qū)域日本、朝鮮、韓國、中國、蒙古東部和俄羅斯東南部 美國
目錄
1 形態(tài)特征
2 主要變種
3 生長習(xí)性
4 地理分布
5 繁殖方法
▪ 種子繁殖
▪ 嫁接繁殖
▪ 嫩枝扦插
6 栽培技術(shù)
▪ 養(yǎng)護(hù)管理
▪ 盆栽過程
▪ 整姿技術(shù)
▪ 病蟲防治
7 實用價值
▪ 醫(yī)藥用途
▪ 園林觀賞
8 化學(xué)成分
形態(tài)特征編輯
雞爪槭
雞爪槭
落葉小喬木。樹皮深灰色。
小枝細(xì)瘦;當(dāng)年生枝紫色或淡紫綠色;多年生枝淡灰紫色或深紫色。
葉紙質(zhì),外貌圓形,直徑6-10厘米,基部心臟形或近于心臟形稀截形,5-9掌狀分裂,通常7裂,裂片長圓卵形或披針形,先端銳尖或長銳尖,邊緣具緊貼的尖銳鋸齒;裂片間的凹缺鈍尖或銳尖,深達(dá)葉片的直徑的1/2或1/3;上面深綠色,無毛;下面淡綠色,在葉脈的脈腋被有白色叢毛;主脈在上面微顯著,在下面凸起;葉柄長4-6厘米,細(xì)瘦,無毛。
花紫色,雜性,雄花與兩性花同株,生于無毛的傘房花序,總花梗長2-3厘米,葉發(fā)出以后才開花;萼片5,卵狀披針形,先端銳尖,長3毫米;花瓣5,橢圓形或倒卵形,先端鈍圓,長約2毫米;雄蕊8,無毛,較花瓣略短而藏于其內(nèi);花盤位于雄蕊的外側(cè),微裂;子房無毛,花柱長,2裂,柱頭扁平,花梗長約1厘米,細(xì)瘦,無毛。翅果嫩時紫紅色,成熟時淡棕黃色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