連翹為木犀科植物,連翹的干燥果實,有清熱解毒、消腫散結之功能。連翹多野生于山坡、丘陵等地,耐旱、耐寒、喜光,對土壤要求不嚴,山區(qū)、平原均可種植,澇洼、積水或過于干旱的地方不宜種植。主產于甘肅、河北、陜西、山西、山東等省。
(一)形態(tài)特征:多年生草本,高20-60厘米,全體無毛,莖直立、圓柱形、多分枝。葉較密,對生,無柄,基部稍抱莖,長橢圓形至線形,長l.2-2.8厘米,寬0.4-0.8厘米,先端鈍,全緣,葉面密布透明腺點,邊緣散生黑色腺點。兩歧狀聚傘花序生于莖及分枝頂端,多個組成項生圓錐花序;萼片5,長橢圓形或披針形,邊緣有黑色腺點;花瓣5,黃色,長圓形或長圓狀橢圓形,花瓣和花藥均有黑色腺點;蒴果長圓狀,開裂,內含多粒種子,種子細小,圓桶形,黃褐色?;ㄆ?—8月,果期9-10月。
(二)生長習性:原野生于海拔800-2100米的山地灌叢、草叢及路旁,喜溫暖、濕潤的環(huán)境。耐寒,長江以南露地可越冬。喜生于陽坡地,對土壤要求不嚴,可利用零星隙地栽培。種子具光敏特性,為喜光照的種子,發(fā)芽適溫15-20℃,發(fā)芽率為60%以上,溫度適宜4-5天發(fā)芽。
栽培種植技術:
一、選地整地:
選擇陽光充足、避風、土層深厚的山坡和丘陵地,或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進行種植。每667平方米施土雜肥3000~4000kg,然后將地深翻20cm,整平、耙細,做成寬1m的畦,或順山勢做成80~100cm寬的條形田,以備播種或移栽。
二、繁殖:
1.種子繁殖。①清明前后,選飽滿的新種,在25~30℃的溫水中浸泡4小時,然后撈出,待種子溫度下降后播種。在整好的畦內,按行距15~20cm開1cm深的溝,將種子摻細沙均勻撒于溝內,覆土。保持畦面濕潤,半月左右即可出苗。②封凍前直接用干種播種。每667平方米用種1.5~2kg,苗高10cm時,按株距5~10cm定苗。于秋季封凍前或第2年春4月移栽。在整好的地內按行距1~1.5m、株距1~1.2m挖深、寬各為30cm的穴。每穴內栽1~2株,填土至半坑時,將樹苗向上提一提,使根伸展,然后覆土填平,再澆水,待水下滲后,再覆上一層細土,以利保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