蔥蘭,多年生草本植物,鱗莖卵形,直徑約2.5厘米,具有明顯的頸部,頸長2.5-5厘米。葉狹線形,肥厚,亮綠色,長20-30厘米,寬 2-4毫米。

原產(chǎn)南美洲及西印度洋群島,現(xiàn)在中國各地都有種植,喜陽光充足,耐半陰,常用作花壇的鑲邊材料,也宜綠地叢植,最宜作林下半陰處的地被植物,或于庭院小徑旁栽植。有消腫、散瘀的功效。
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。有皮鱗莖卵形,略似晚香玉或獨(dú)頭蒜的鱗莖,直徑較小,有明顯的長頸。葉基生,肉質(zhì)線形,暗綠色。株高30厘米至40厘米?;ㄝ爿^短,高0.3-0.4M,中空?;▎紊?,花被6片,白色、紅色、黃色,長橢圓形至披針形;花冠直徑4厘米至5厘米。

花梗短,花莖中空,單生,花被6片,花冠直徑 4厘米至5厘米,花瓣長橢圓形至披針形。多年生草本,株高20cm左右。地下具小而頸長的有皮鱗莖。葉基生,扁線形,稍肉質(zhì),暗綠色,花葶中空,自葉叢中抽出,花單生,花被6片,白色外被紫紅色暈,花期7-9月。蒴果近球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