壽光紅芭拉蒂葡萄、紅芭拉蒂葡萄、魯粒大棚葡萄苗
站內(nèi)搜索 |
首頁 > 供應產(chǎn)品 > 壽光紅芭拉蒂葡萄、紅芭拉蒂葡萄、魯粒大棚葡萄苗
壽光紅芭拉蒂葡萄、紅芭拉蒂葡萄、魯粒大棚葡萄苗
詳細信息 褐刺蛾:成蟲體土褐色至灰褐色,體長15至18毫米,翅展3l至39毫米,前翅前緣近2/3處至近肩角和近臀角處,各具1暗褐色弧形橫線,兩線內(nèi)側(cè)襯影狀帶,外橫線較垂直,外襯銅斑不清晰,僅在臀角呈梯形。雌蛾體色、斑紋較雄蛾淺。卵扁橢圓形,黃色,半透明。幼蟲體長35毫米,黃色,背線天藍色,各節(jié)在背線前后各具1對黑點,亞背線各節(jié)具1對突起,其中后胸及1、5、8、9 腹節(jié)突起大。繭灰褐色,橢圓形。 褐邊綠刺蛾:成蟲體綠色,胸背中央有1棕色縱線,腹部灰黃色。觸角棕色,雄彬齒狀,雌絲狀。體長16毫米,翅展38至40毫米,前翅綠色,基部有暗褐色大斑,外緣為灰黃色寬帶,帶上散有暗褐色小點和細橫線,帶內(nèi)緣內(nèi)側(cè)有暗褐色波狀細線。后翅灰黃色。卵扁橢圓形,長1.5毫米,黃白色。幼蟲體長25至28毫米,頭小,體短粗,初齡黃色,稍大黃綠至綠色,前胸盾上有l(wèi)對黑斑,中胸至第8腹節(jié)各有4個瘤狀突起,上生黃色刺毛束,第1腹節(jié)背面的毛瘤各有3至6根紅色刺毛;腹末有4個毛瘤叢生藍黑刺毛,呈球狀;背線綠色,兩側(cè)有深藍色點。蛹長13毫米,橢圓形,黃褐色。繭長16毫米,橢圓形,暗褐色像樹皮。(褐邊綠刺蛾圖片) 葡萄嫁接傳染病害的種類 (一)病毒病害 近年來,隨著病毒分子生物學技術(shù)的不斷發(fā)展,葡萄病毒病研究進展迅速,全世界報道的葡萄病毒種類已由17個屬47種(1999年)增加到20個屬55種(2003年)。其中,葡萄扇葉病毒引起的扇葉病,葡萄病毒A、B、C、D和沙地葡萄莖痘病毒引起的皺木復合病,葡萄卷葉相關(guān)病毒引起的卷葉病以及葡萄斑點病毒引起的斑點病分布廣泛,危害嚴重。 (二) 病毒類似病毒 有些葡萄病害能夠嫁接傳染,癥狀特點也與病毒病相似,但由于至今未觀察分離到病毒粒子,不能確定其病原,故歸類于葡萄病毒類似病毒,現(xiàn)已報道的葡萄病毒類似病害有葉脈壞死病、耳突病和葉脈班駁病等,這些病害雖然分布較廣,但危害較輕。 刺蛾防治方法 八月份防治措施 1、人工摘除蟲葉:刺蛾的小幼蟲具有群集危害的特性,常使被害葉呈枯膜狀,目標明顯,易于發(fā)現(xiàn),可組織人力及時摘除消滅,防止擴散蔓延危害。 2、燈誘成蟲:根據(jù)大多數(shù)刺蛾類成蟲具有趨光性的特點, 8月初在成蟲羽化期,設置黑光燈或頻振式殺蟲燈誘殺成蟲,效果明顯。 3、生物防治幼蟲 (1)8月下旬幼蟲發(fā)生期施藥噴灑青蟲菌,每克含100億孢子1000倍液,可使幼蟲感病率在80%以上。如能混入0.3%茶枯或0.2%中性洗衣粉可提高防效。 (2)用每克含孢子100億的白僵菌粉0.5至1千克,在雨濕條件下防治l至2齡幼蟲。 4、藥劑防治:刺蛾幼蟲對藥劑抵抗力弱,8月下旬幼蟲發(fā)生時可噴50%辛硫磷乳油、25%亞胺硫磷乳油1500至2000倍液或2.5%乳油2500-3000倍液進行噴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