藍花楹是落葉喬木。樹冠高大,高12~15米,**高可達20米。二回羽狀復(fù)葉對生,葉大,羽片通常在15對以上,每一羽片有小葉10~24對,羽狀,著生緊密。小葉長橢圓形,長約1cm,全緣,先端銳尖,略被微柔毛。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,花鐘形,花冠二唇形5裂,長約5cm,藍紫色,二強雄蕊。好溫暖氣候,目前我國兩廣、云南南部、海南、福建等地引入栽培。[1]
形態(tài)特征
落葉喬木。樹冠高大,高13 - 15米,**高可達20米。葉為二回羽狀復(fù)
葉,葉大,羽片在16對以上,每一羽片有小葉10 - 24對,羽狀,著生緊密;頗為秀麗,小葉長約6毫米。圓錐花序,枝端著生或腋生;花鐘形,長25 - 35厘米;淡紫色,花期春末夏初。果為蒴果,圓形稍扁,淺褐色,直徑約5厘米。開花時葉落盡。此樹別名,因其葉似蕨;又名藍霧樹,木材暗褐色。
園林觀賞
觀葉、觀花樹種,熱帶、暖亞熱帶地區(qū)廣泛栽作行道樹、遮蔭樹和風(fēng)景樹。每年夏、秋兩季各開一次花,盛花期滿樹紫藍色花朵,十分雅麗清秀;特別是在熱帶,開藍花的喬木種類較罕見,所以藍花楹實為一種難得的珍奇木本花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