泰安市開發(fā)區(qū)泰信園藝場是一家經(jīng)工商部門注冊的私營企業(yè),每年培育各種綠化小苗.果樹苗上百萬株,樹形一致規(guī)格全.數(shù)量多,本基地以自產(chǎn)自銷、保證品種100%純度、以誠為本、質(zhì)量...,薄利多銷.質(zhì)優(yōu)價優(yōu).服務(wù)優(yōu).的宗旨經(jīng)營..本苗木場貨源組織快.回程車調(diào)配及時,手續(xù)簡單,能確保在**短時間內(nèi)辦齊客戶所需苗木.我們歡迎廣大客戶實地考察,選購苗木,我們將給予熱情接待,提供一切方便,希望合作愉快!您的滿意就是我們的成功! 聯(lián)系人:
曼地亞紅豆杉是紅豆杉的其中一種,紅豆杉(學(xué)名Taxus mairei)是第四紀冰川時期孑遺植物,世界珍稀瀕危物種,在全世界共有十一種,目前我國共有四個種和一個變種,即云南紅豆杉、西藏紅豆杉、東北紅豆杉、中國紅豆杉和南方紅豆杉(變種)。分布在我國的西南、東北、華中、華南等地區(qū)。曼地亞紅豆杉是我國20世紀90年代中期從加拿大引種而來。
曼地亞紅豆杉四季常青、姿態(tài)優(yōu)雅,本文將介紹曼地亞紅豆杉的設(shè)施栽培和小苗扦插技術(shù)。采穗前培育
在采穗前1年秋冬季施1次以磷肥為主的基肥,并在當年春芽萌發(fā)前施1次以氮肥為主的追肥;在剪取穗條前15 d左右,全面噴施1次70%甲基托布津倍液防病和促進芽葉健壯。800
苗圃準備
2.1 圃地選擇
應(yīng)選交通方便、易于排灌、土壤質(zhì)地疏松、pH5.5~6.5的微酸性沙質(zhì)壤土。圃地選好后,施足基肥,全面翻耕、碎土,并清除石塊和草根,然后耙平。苗圃四周開好深排水溝。
2.2 苗床
做畦時要摻入珍珠巖50%、細砂20%,經(jīng)拌勻后再作畦。苗床寬1 m、長12~16 m,畦高15 cm,畦邊用木板擋住,木板長2 m、寬15 cm,以便于操作。畦與畦之間開好排水溝,寬30 cm、深15~17 cm。苗床用平板抄平后,用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噴灑苗床,噴灑速度要慢,使藥液滲透到5cm左右為止,2 d后可插苗。
扦 插
3.1 扦插時間前一年的秋梢以春插為佳,當年枝梢以秋插為好。春插在3月進行,秋插在9月下旬~10月上旬進行。
3.2 插穗選用
選擇健壯、無病蟲害、枝葉茂盛的母本,剪取秋梢或當年生半木質(zhì)化的嫩枝作插穗,穗條以用手折有彈性而不易折斷為宜。剪枝要在陰天,避免高溫強光照的天氣下進行,剪下的枝條要放在陰涼處。插穗直徑0.2 cm以上、穗長7~10cm,插穗切口下部要平。插穗剪好后去除下部葉片,保留上部40%葉片。要隨剪隨插。
3.3 扦插方法
為促使根系發(fā)達,把插穗下部30%~40%浸泡在黃泥與生根藥水混含攪拌的泥液中0.5~1 h,然后再扦插。扦插時用食指和母指捏住插穗上端,輕輕直立插入苗床中。扦插密度以葉片相互不重疊為原則。扦插完畢后澆一次透水,用多菌靈噴灑一遍。
苗圃管理
4.1 蓋膜
采用塑料全封閉育苗,苗床扦插后用長1.9 m、寬3~4 cm的毛竹片,兩頭削尖插入畦邊土中8~10 cm,形成拱形。小拱棚中間高度離畦面30~35 cm、兩邊離土20 cm左右,然后覆蓋薄膜。苗床四周都要密封好、不漏氣,以保持苗床的溫度和濕度。
4.2 遮陽
在扦插前或扦插后,要在苗床上方搭建遮陽網(wǎng)棚,棚高2 m,遮光率以85%為好。
4.3 管理
扦插后每天要檢查苗床,觀察溫度和濕度。苗床不干不噴水,在薄膜內(nèi)壁上沒有露滴時,要在畦溝里灌水,待苗床濕潤后即排除畦溝中的水。棚內(nèi)溫度保持在22~32℃,空氣濕度以70%~85%為宜。如棚內(nèi)氣溫高于37℃,要及時通風(fēng)。插條生根成活后,先揭開部分薄膜,使苗木經(jīng)受5~10 d煉苗后再全部撤除薄膜小棚。隨即施1次追肥,用0.2%(15∶15∶15)復(fù)合肥水溶液或0.1%尿素和0.2%磷肥混合水溶液進行灑施。拆除大棚遮陽網(wǎng)時間視棚內(nèi)溫度,春插在立秋后進行,秋插在插后30 d左右進行。當小苗地上部分生長至10 cm以上時,可出苗移栽培大。
移栽培大
5.1 圃地選擇
應(yīng)選擇交通方便、土層深厚肥沃、易于排灌、pH值~6.5的農(nóng)用地作圃地。如選用低丘緩坡、土層深厚的山地為移植圃,必須要有灌水條件。5.5
5.2 整地做畦
要求冬季深翻30~40 cm,深翻前撒施餅肥3000~4500kg/公頃。定植前耙平作畦,畦面寬1 m,畦高20~25 cm,溝底寬20 cm。畦面平整,略有中高、兩邊低,呈龜背形。每公頃用3%地蟲殺星顆粒劑30 kg加土450 kg撒施。
5.3 移栽
5.3.1 容器移栽
將拌入珍珠巖的營養(yǎng)土裝入容器袋,以保持水分和透氣性,但相對成本較高。一般以大田移栽為主。
5.3.2 大田移栽
株行距40 cm×40 cm,每667m2栽植密度2000~2500株。栽種時,種植穴深20~30 cm,穴底施有機肥1 kg或過磷酸鈣100~300 g作底肥。上覆細土1~2 cm,再定植苗木,并澆透水1次。
5.3.3 扦插小苗移栽
(1)栽植時,要采用地膜覆蓋、定點挖穴栽種的方法,或采用移栽后覆蓋3~5cm厚的稻草,地塊四周打木樁,用草繩橫壓拉固定,以防風(fēng)吹。(2)移栽后1~2年后地膜就破裂,要及時松土除草,結(jié)合松土予以施肥,每年施復(fù)合肥3~4次。
5.4 修剪
由于曼地亞紅豆杉主要用途是藥用開發(fā),而枝葉均為藥物原料,一般不作修剪。園林綠化用則可根據(jù)造景需要,修剪成球形、塔形、傘形等各種形狀。
5.5 施肥
施肥原則是少量多次,在每年11月至翌年3月在根部施農(nóng)家肥,4~6月初起每隔15 d追施尿素,每株施10~30 g,至6月初止。9月中下旬至10月底每隔15 d施用復(fù)合肥。
5.6 剪枝
曼地亞紅豆杉一般種植3年后即可適當采收枝葉,6~7年后進入盛產(chǎn)期。采剪時間為每年10~11月,此時樹體尚未停止生長,樹液尚未回落到根部,枝干中“紫杉醇”含量較高。剪枝原則是輕剪為主。剪取多年生的枝梢,并留一小截枝干,以便次年萌發(fā)枝葉。
起掘、包扎、運輸
綠化用苗起掘泥球為地徑的15倍以上,應(yīng)在晴好天氣進行。起掘后作單株包扎。運輸時嚴禁濕苗裝運,以防發(fā)熱燒苗,并做好覆蓋防曬和隔離通風(fēng)透氣等措施。裝運時要輕裝輕卸,避免機械損傷。
曼迪亞紅豆衫、紅豆杉苗、山東曼迪亞紅豆衫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