能在水中生長的植物,統(tǒng)稱為水生植物,根據水生植物的生活方式,一般將其分為以下幾大類:挺水植物、浮葉植物,沉水植物和漂浮植物以及濕生植物。
挺水植物
挺水型水生植物植株高大,花色艷麗,絕大多數(shù)有莖、葉之分;直立挺拔,下部或基部沉于水中,根或地莖扎入泥中生長,上部植株挺出水面。挺水型植物種類繁多,常見的有荷花、千屈菜、菖蒲、黃菖蒲、水蔥、再力花、梭魚草、花葉蘆竹、香蒲、澤瀉、旱傘草、蘆葦、茭白等。單子葉植物的挺水植物常有小橫脈。
浮葉植物
浮葉型水生植物的根狀莖發(fā)達,無明顯的地上莖或莖細弱不能直立,葉片漂浮于水面上。常見種類有王蓮、睡蓮、萍蓬草、芡實、荇菜、水罌粟等。
萍蓬草屬和睡蓮屬植物,它們的根在池塘底部,花和葉飄浮在水面上,它們除了本身非常美麗外,還為池塘生物提供庇蔭,并限制水藻的生長。
沉水植物
沉水型水生植物根莖生于泥中,整個植株沉入水中,具發(fā)達的通氣組織,利于進行氣體交換。葉多為狹長或絲狀,能吸收水中部分養(yǎng)分,在水下弱光的條件下也能正常生長發(fā)育。對水質有一定的要求,因為水質渾濁會影響其光合作用?;ㄐ?,花期短(除部分植物外),以觀葉為主。
沉水植物,如軟骨草屬(Lagaro-siphon)或狐尾藻屬(Myriophyllum)植物,在水中擔當著“造氧機”的角色,為池塘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生長所需的溶解氧;同時,它們還能夠除去水中過剩的養(yǎng)分,因而通過控制水藻生長而保持水體的清澈。
水藻過多會導致水質混濁、發(fā)綠、并遮擋水生植物和池塘生物健壯生長所需的光線。沉水植物有:輪葉黑藻、金魚藻、馬來眼子菜、苦草、菹草、水菜花、海菜花、海菖蒲等。
漂浮植物
漂浮型水生植物種類較少,這類植株的根不生于泥中,株體漂浮于水面之上,隨水流、風浪四處漂泊,多數(shù)以觀葉為主,為池水提供裝飾和綠蔭。又因為它們既能吸收水里的礦物質.同時又能遮蔽射入水中的陽光,所以也能夠抑制水體中藻類的生長。
能更快地提供水面的遮蓋裝飾。但有些品種生長、繁衍得特別迅速,可能會成為水中一害,如鳳眼蓮等。所以需要定期用網撈出一些.否則它們就會覆蓋整個水面。另外.也不要將這類植物引入面積較大的池塘,因為如果想將這類植物從大池塘當中除去將會非常困難。
濕生植物:美人蕉、梭魚草、千屈菜、再力花、水生鳶尾、紅蓼、狼尾草、蒲草等等適于水邊生長的植物。
水生植物的幾大分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