供應檀香苗 檀香樹苗 檀香木苗 印度檀香苗 黃金檀苗 紫檀苗
檀香為檀香科半寄生性常綠喬木,高7~11米,胸徑25~30厘米。心材供藥用,是一種名貴藥材,有清涼、收斂、強心滋補等功效,主治腹痛、嘔吐、胸膈不舒等癥。檀香油香氣濃郁持久,是制造高級化妝品的名貴原料。檀香又是雕刻工藝品的高級原料。據(jù)不完全統(tǒng)計,近年我國年藥用量35萬公斤,加上工業(yè)和雕刻工藝品等方面,年需要量更大,幾乎是全依靠進口。檀香因其用途廣,經濟價值高,200~400元/公斤,在印度邁索爾等主產區(qū),被譽為“綠色的金子”。
一、以檀香生長所要求的氣候條件來選擇其適合的生長地區(qū)
檀香是熱帶、南亞熱帶一種貴重的小喬木,在中國可以種植的省份有廣東、廣西、海南、云南、福建等地區(qū)。要求氣候帶為北回歸線以南,平均氣溫≥10℃積溫達6000℃,冬季無雪和嚴重霜凍,**低氣溫多年平均不低于0℃。
造林地應選向陽的緩坡和山麓。種植檀香的土壤必須排水良好,以疏松、透氣,富含鐵、磷、鉀等營養(yǎng)的微酸性沙質紅色壤土為佳,pH值在5~6.5之間,忌黏土。土層應在深達1m左右。
二、檀香定植的季節(jié)選擇
檀香幼苗的適應性較強,只要掌握了它的特性,全年都可下地定植。但對初次種植者,我們多推薦春季的三至五月前后和秋季的九至十月。當然,在氣溫較高的地區(qū),春季定苗期可延長為四個月左右,秋季定苗期則可延長到冬季寒冷到來之前。也就是以常溫13~35℃的原則為選擇幼苗移植下地定植的時間。
如果夏季定植,需選擇早晨或黃昏時間以避免陽光暴曬,淋透定根水。周邊應有部分陰遮,防止灼傷。
三、檀香定植前的準備工作
檀香是根部半寄生喬木,所以種植的方式同其他植物也有一定的分別。針對較大面積的專業(yè)種植戶,我們要求檀香苗定植之前要經過:整地、選擇寄主、挖穴、施肥、回穴等一系列準備工作,所以通常建議提前2個月的時間預訂樹苗,以便我們根據(jù)種植地的地況、寄主的選擇等不同情況做以具體的指導,以保證達到**理想的效果。
通常每畝可種植檀香70株以內。穴土要求疏松、不積水、基肥充足。
建議穴深50~60㎝,直徑60~80㎝;株距3m~5m,挖穴時,要求表土和心土分開,堆放有序,回填時,將曬白的表土填入底部。土質不夠理想的地區(qū)和有條件進一步改良土壤的種植戶,可用風干的塘坭、垃圾坭、火燒土等混合的土雜肥及腐熟的畜糞肥代替部分原有的穴土?;匮ㄊ┓蕰r,先在穴底鋪1/3穴高混沙的表土,然后放1/3穴高拌沙土的土雜肥;再將糞肥與沙土在穴的四邊拌勻,形成一個肥料圈,**后把表土、粗沙放滿回穴,高度應比周邊地面高出約20㎝以上。
等待十幾到二十天左右,回穴沉實后的土略高于地面時,再開穴植樹。將0.1公斤強力殺蟲藥混入穴土,防止地下蟲危害根系。
回穴的原則是定植后的苗基土壤始終高于周圍地面。
施肥的原則是吸引各種寄主植物的根系向檀香的根系方向發(fā)展,以促進其結合后共同生長。
四、幼苗的定植。
要將幼苗營養(yǎng)膠袋小心剪開,切忌將袋里的土團弄散。覆土高達土球2/3時,用手壓實植土(切勿足踩),固定土球不下沉,保持苗木端正,**后在空隙處填滿表土,深度以僅覆蓋根系即可,澆足定根水(即使下小雨也要淋定根水)。
如種后遇旱,每兩天要淋水一次,每次淋水量以完全滲透為宜,直至生長穩(wěn)定。
種植二十天后,待抽出新枝,淋稀糞水或1:400左右濃度的復合肥水可以幫助新苗更快恢復。
五、寄主的配置和種植
檀香是根部半寄生喬木,營養(yǎng)成分主要靠特定的寄主植物提供,所以寄主的配置和種植非常重要!
各地的寄主植物選擇也會因環(huán)境、需要不同而略有所不同?;旌霞闹鞅葐我患闹鞲蠣I養(yǎng)均衡學的原理??梢赃x擇根系發(fā)達且水平根多、有根瘤菌的植物,如假蒿、山毛豆等;水果類的龍眼、黃皮、楊桃、荔枝、芒果樹等;有中藥價值的蘇木、梔子花、鐵刀木、兒茶、女真、九里香等。他們既與檀香息息相關又具有經濟價值,搭配間種,在保證短期經濟效益的前提下,同樣的種植面積,僅多付出一點努力,就可以穩(wěn)定地為舊的種植場增加一筆不同尋常的財富。
所以檀香樹的引進種植,將為傳統(tǒng)的農業(yè)經濟增添一個新的致富方向。
六、檀香種植后的管理
...年內每月應檢查一次,對生長過旺的寄主進行修剪,保證檀香幼苗獲得充足陽光,寄主不足時則及時補種;檀香是忌積水樹種,在土質粘重,砂石少的地方,應該采取開溝排水的措施;檀香根淺,在幼苗階段的形態(tài)是苗高莖細,防風力差。因此在多風地區(qū),種后要用竹桿扶好;通常建議在成長期每年追肥三次左右。對檀香及寄主的施肥(著重給寄主施肥)的原則是前五年適當施肥,五至八年減少施肥,八年后不施肥;適當除草、松土、修枝。
七、病蟲害的防治
氣溫變化、環(huán)境不宜和管理不善,均會引起病害和蟲害的發(fā)生,措施得當可有效的防治。
根據(jù)調查,現(xiàn)在栽培繁殖中可能出現(xiàn)的主要病蟲害有:危害根部的苗立枯病、根腐病和金龜子幼蟲;危害葉片的葉灰斑病、白粉病、桑寄生粉蝶、金龜子;危害莖干的糠片盾蚧等。這些病、蟲害在當?shù)氐钠渌参镆泊嬖凇?br />蟲害的防護方法有:光譜殺蟲燈;放養(yǎng)寄生蜂等天敵;春夏多蟲季節(jié)加強使用農藥。
主要的蟲害有1、桑寄生粉蝶:用40%馬拉硫磷2000倍液或者90%敵百蟲晶體800~1000倍液噴霧枝葉殺滅;2、金龜子:用90%敵百蟲晶體、40%氧化樂果800~1000倍液,或50%馬拉硫磷乳油1500倍液噴霧。殺滅幼蟲需用90%敵百蟲晶體、50%辛硫磷各800倍液灌澆根部;3、糠片盾蚧:寄主枝條過于密集,造成環(huán)境潮濕,植株生勢較差時發(fā)生。適當修剪寄主植物,以利通風透光,使檀香生長健壯;經常檢查,抹殺幼蚧,可減輕危害。將修剪下來的蟲枝集中堆放一周后再行燒毀,以便保護天敵。在卵盛孵期進行藥劑防治??捎?0%氧化樂果1500~2000倍液、25%的撲虱靈可濕性粉劑2 000倍液或5%亞胺硫磷1000倍液噴霧,每隔10~15天1次,連續(xù)2~3次。
主要的病害有:1、根腐?。河傻貏莸蜐?,土壤黏重,排水不良,植株生長受阻而引起。發(fā)病初期枝梢下方的葉片呈輕微的失綠狀,以后逐漸向上擴展,枯焦,脫落。細根腐朽脫落,僅剩主根呈黑色綠色環(huán)腐癥狀。可用50%多菌靈800倍液,或50%代森銨800倍液淋灌病株土壤。 控制土壤水分,防止積水,適當施肥,增強抗病能力。
2、苗立枯病:一般在低溫陰雨、濕度大、土壤黏重、排水不良的情況下發(fā)病。主要發(fā)生在檀香幼苗,在受害幼莖基部出現(xiàn)褐色病斑并逐漸擴大、凹陷、腐爛,導致幼苗枯萎死亡。
發(fā)病初期,可用用立枯凈500倍液,或用50%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~1000倍液,或25%多菌靈可濕性粉劑250倍液噴霧防治。對發(fā)病區(qū)的土壤進行消毒。
3、葉灰斑病:在土壤瘠薄,排水不良,濕度過大或嚴重干旱,植株長衰弱的地塊發(fā)病。病斑多半從葉片尖端和邊緣開始,逐漸擴大,呈圓形、半圓形或呈不規(guī)則狀。開始病斑呈褐色,后期病斑中央變灰白色,上有黑色小點。一年中以6~9月,高溫、高濕季節(jié)發(fā)病率較高。
加強栽培管理,使檀香提高抗病能力。及時清除病葉,集中燒毀,減少侵染來源。用50%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~1000倍液,或25%多菌靈可濕性粉劑300倍液噴霧。大量供檀香苗 檀香樹苗 檀香木苗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