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仲栽培及利用技術(shù)
杜仲又名絲連皮、扯絲皮、絲棉皮、玉絲皮、思仲等,屬落葉喬木。杜仲是我國特有樹種,經(jīng)濟價值很高,資源稀少,被我國有關(guān)部門定為國家二級珍貴保護樹種。
杜仲葉杜仲葉面呈橢圓形或卵圓形,長7-15cm,寬3.5-7cm。表面黃綠色或黃褐色,微有光澤。先端漸尖,基部圓形成廣楔形,邊緣有鋸齒,具短葉柄。質(zhì)脆,搓之易碎,折斷面有少量銀白色橡膠絲相連。氣味,味微苦。
杜仲皮入藥,為常用名貴中藥。性溫,味甘,功能補肝腎、強筋骨。主治腰脊酸痛、足膝痿弱、胎漏胎墜等癥。杜仲葉、果可以提膠,木材可作建材及工藝品用材。
杜仲茶以杜仲植物杜仲(Eucommia ulmoides Oliv)的葉為原料,在杜仲葉生長**旺盛時,或在花蕾將開放時,或在花盛開而果實種子尚未成熟時采收,以做杜仲茶。經(jīng)傳統(tǒng)的茶葉加工方法制作而成的健康飲品,品味微苦而回甜上口,常飲有益健康,睡前喝一杯特好,無任何副作用,保健價值極高,飲用方便。
杜仲全身是寶。目前,杜仲皮國內(nèi)外市場十分暢銷,發(fā)展杜仲前景廣闊。杜仲栽培的技術(shù)要點如下:
一、選地:杜仲適宜于海拔200—800米的低山或丘陵地種植(100米上下的肥沃土壤亦可),山地坡度應在30度以下。以陰涼、濕潤、深厚、腐殖質(zhì)較多的沙質(zhì)土壤為好。房前屋后的空坪隙地、路旁溝旁的肥沃土壤亦可種植。
二、整地造林:因地制宜確定整地方式。退耕地采用大穴墾、局部整地方式;荒山荒地采用先全墾(深度30厘米以上)、后大穴墾的方式。然后,按2 *1.5米(每畝220穴)或2*2米(每畝166穴)的株行距定位打穴。穴大約l米見方深60厘米、底寬約50厘米。要求表土回填入穴同時每穴施肥1公斤(磷肥0.2 5公斤、氮肥0.25公斤,土雜肥o.5公斤)。造林前先將穴內(nèi)的土與肥拌勻,再將苗木端正放入植穴,務使根系舒展。栽植深度以略深于苗木莖上原土痕為宜,切忌過深或過淺,用細土壅根。稍向上提,使根系暢伸,踏實培土。
三、育苗:
1.采種:杜仲分粗皮杜仲(俗稱“青崗皮”)和光皮杜仲(俗稱“白楊皮”)兩種,藥用和提膠以光皮杜仲為優(yōu)。應選光皮樹種葉大、皮厚、健壯的15-40年生母樹采種。待果實呈栗褐色時即可采收,收回后攤開陰干再選粒大的用籮筐干藏或混濕沙室內(nèi)貯藏。
2.播種育苗:播種期在“大寒”至“立春”間,**好冬播,出苗整齊、健壯。春播需先用溫水浸種,待膨脹后,再在室內(nèi)催芽4-5天,當大部分種子露白后,即可條播。發(fā)芽率大約30%—90%每畝播種重10-20公斤。播種十多天幼苗出土,即揭草,并注意排水、遮陰、間苗、除草、施肥等管理工作。1年生苗高0.6—1米時即可出圃定植。
3、插枝法:采用當年春天抽發(fā)帶有嫩葉的枝條,剪成5—6厘米長插穗,每條播穗留腋芽8個,為了減少蒸騰,需剪去每片葉子的一半,于5月初扦插,插枝育苗,有條件**好在溫室內(nèi)進行,以便控制濕度。室外扦插,則:必須注意灑水及遮陰。插后經(jīng)6-10天,基部即產(chǎn)生愈合組組織,18-30天后即生出小根。
4.余根培育法:在春季起苗時,只挖出全部根系的3/5左右,2/5根仍留土外,待起苗完畢,鏟去—部分表土使斷根一端稍微露出土面。便可萌芽長成新的幼苗。
5.苗根育苗法:利用起苗時修剪下較粗的根(0.5厘米以上)、切成5—6厘米長,進行扦插,成活率可達95%以上。另外,亦可挖取青壯年樹的根系進行扦插,成活率也較高,苗木生長也較粗壯。
四、密植:株行距l(xiāng)米*l米,每畝栽植670株,4—5年后,樹冠長大過分隱蔽時留一行移植或間伐一行,每畝可間伐365株,在長7-8年后,樹冠再度蔭蔽時,又可采取留1株移植或間伐1株辦法。每畝又可移植或間伐152株,留下的樹,變成了2米*2米株行距。可以提早收入,變遲效為速效。
五、追肥:杜仲生長迅速,需肥量大。為達速生高產(chǎn)之目的。每廟每年要施用氮肥50公斤,結(jié)合撫育時到進行。施氮肥須離樹蔸的30-60厘米,開挖T形溝深施(深30厘米),施后覆土保肥。
六、防治病蟲害:杜仲具有較強的抗病蟲害能力,散生林和“四旁”樹。均少見病蟲害。但成片純林則易受木蛾為害,其幼蟲蛀食主桿和枝條,被害的杜仲樹勢衰弱。防治辦法:檢查被害樹枝,在春夏對主干進行剝皮處理;在秋冬根據(jù)幼蟲排出的新鮮糞便找出蛀道,在蛀道用藥棉蘸上氮化樂果或甲氨磷等藥液堵塞洞口毒殺,或用黃泥直接塞進蛀道,可防產(chǎn)卵或使產(chǎn)后卵干燥而不能孵化。
七、環(huán)狀剝皮再生:
l、環(huán)剝時間。以4-6月、氣溫在25—35相對濕度在80%以上為宜。這時杜仲皮內(nèi)養(yǎng)分和樹液較多,容易剝落。宜在陰天或下午4點后進行。
2、環(huán)剝方法。選枝葉茂密、生長旺10年生以上的植株在選好環(huán)剝樹段上,用利刀先上邊—橫刀,刀尖向下傾斜45角;上下兩橫刀均繞樹桿—周,深及韌皮部的3/4,不能割斷木質(zhì)部的導管。然后在兩橫刀線之間砍一豎刀,深及木質(zhì)部用芽接刀的刀背順縱縫將樹皮撬起向兩旁用力撕裂,把一段整皮剝下。剝皮后,立即用高級塑料透明紙將環(huán)剝部位密封,塑料紙的長度,上下均超過橫刀線5厘米,用膠布環(huán)繞樹干將塑料紙的外緣纏緊,防止曝曬、大風或下雨,半月后將下邊的膠布先解下,使環(huán)剝的部位新生組織逐步接觸空氣,20天后將塑料紙全部解除。
3、注意事項。采剝前,手及工具都要用酒精消毒,動作要穩(wěn)當、利索,以減少傷口感染。采剝長度。下橫刀線距地面0一120厘米,上橫刀線視其采剝長度而定,以40厘米為一節(jié),整個環(huán)剝長度,不越過樹干高2米。剝皮后,樹干上出現(xiàn)一層白粘液,忌用手或其它機械損傷。剝皮間隔期、據(jù)樹齡、樹勢、經(jīng)營管理水平等而定。環(huán)剝后加強管理,中耕除草、增施肥水,預防傷口感染。待新皮形成兩年后再剝。
八、采摘杜仲葉**好在6月上旬至10月中旬,延至霜降后采摘,葉太老,有效成分下降,幾乎失去藥理作用。但過早采摘會影響杜仲樹的生長。比較合理的采摘方法是:留頂葉,不采底層老葉,采中段葉。如果只采葉不剝皮的杜仲樹,也可像無桿桑一樣栽培,使它多發(fā)側(cè)枝,多長葉,分批多次采收嫩葉。
河南省洛陽市嵩縣林業(yè)局種苗站大量供應木本藥材、工業(yè)原料樹種杜仲苗,1年生苗高70-120cm,地徑0.6-1.0cm,每株0.5元;杜仲當年新種子,每公斤20元;
歡迎來人來函來電聯(lián)系訂貨,歡迎實地參觀考察;批量價格優(yōu)惠,保證純度,合同公證。提供“一簽兩證”,可按客戶要求開具正規(guī)發(fā)票。代辦托運,省內(nèi)所有縣市及省外大中城市可以物流發(fā)貨,貨到付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