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葉蕕
形態(tài)特征:小灌木。株高1.2m,冠幅1.0m。 枝條圓柱形。單葉對生,葉楔形,長3厘米—6厘米,葉面光滑,鵝黃色,葉先端尖,基部鈍圓形,邊緣有粗齒;聚傘花序,花冠藍紫色,高腳碟狀腋生于枝條上部,自下而上開放;花萼鐘狀,二唇形5裂,下裂片大而有細條狀裂,雄蕊4;花冠、雄蕊、雌蕊均為淡藍色,花期7月—9月。當年栽植即可開花。葉色優(yōu)雅,尤其具有襯托色彩的效果,是優(yōu)良的園林造景灌木。
生長習性:喜光,也耐半蔭,耐旱、耐熱、耐寒,在-20℃以上的地區(qū)能夠安全露地越冬。根據(jù)觀察,越是天氣干旱,光照強烈,其葉片越是金黃;如長期處于半庇蔭條件下,葉片則呈淡黃綠色。值得注意的是,金葉蕕忌水多,若經(jīng)常積水或土壤濕度過大,其根、根頸及附近部位的枝條皮層易腐爛變褐,引起植株死亡。
繁殖:以播種繁殖為主,一般于秋季冷涼環(huán)境中進行盆播,也可在春末進行軟枝扦插或至處夏進行綠枝扦插。金葉蕕采用嫩枝扦插結(jié)合容器育苗進行培育,可縮短育苗周期,當年即可定植,移栽成活率高,可達95%以上.定植栽培后無緩苗現(xiàn)象,當年生長量比裸根苗提高50%以上.利用溫室進行嫩枝扦插繁殖,可使繁殖時間由6~8月延長為4~11月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