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生長地域】原產亞洲西南部,我國華北及其以南地區(qū)廣為種植。
【形態(tài)特征】
紫葉李屬小喬木,樹冠圓形或扁圓形,小枝紅褐色。葉卵形或倒卵形,邊緣具重鋸齒,葉紫紅色。花單生或2~3朵聚生,粉紅色。果實近球形,黃綠色有紫色暈?;ㄆ?~5月,果熟期6~7月。
【習性特點】
紫葉李為暖溫帶樹種,喜陽光,在蔭蔽環(huán)境下葉色不鮮艷。喜溫暖氣候,不耐寒,較耐濕。對土壤適應性強,以沙礫土為好,粘質土亦能生長,根系較淺,萌生力較強。
【養(yǎng)殖與管理】
[1]苗木在春季移植為好,秋季也可進行,**好在落葉休眠期,中小苗帶土移栽,大苗盡量多帶土。
[2]進行施肥時,可在定植時向坑內施用兩三鍬經(jīng)腐熟發(fā)酵的圈肥,以后可于每年開春時施用一些有機肥,可使植株生長旺盛,花多色艷。
[3]澆水時,可于開春萌動前和秋后霜凍前各澆一次開凍水和封凍水,平時如天氣不是過旱,則不用澆水,需要注意的是:紫葉李不耐水淹,雨后應及時做好排水工作,以防因爛根而導致植株死亡。
[4]給紫葉李剪枝,一般多在冬季落葉后進行,主要剪去植株的過密枝、下垂枝、內膛枝和病蟲枝,還要結合造型,將過長的側生枝剪掉,使植株冠型豐滿。
【繁殖方式】通常用嫁接法,也可用壓條繁殖。
[1]嫁接:用山桃或山杏為砧木,也可用梅、李嫁接,接活后1—2年,即可出圃定植o
[2]壓條:一般在春季萌芽后選枝組著生良好的2年生枝高壓,方法同其他花卉。
【威脅健康的害蟲】
膛形毛蟲、桃粉蚜、李葉甲、刺蛾、大蓑蛾會危害葉片;桃蛀螟危害果實;紅頸天牛危害樹干。
紫葉李